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1031剪黏組

關於今天的拍攝...
很感謝慈鳳宮的 「鄭小姐」的協助以及系辦提供器材拍攝。

有了鄭小姐的幫忙,我們如願拍攝到2樓與3樓的景。

還有侯老師要的水果也拍了下來了




在裡面看到的有蓮霧、香蕉、佛手、桃...等等。

還可以看到以水果盤,所意味的含意我們不能正確的知道。大概知道有香蕉(招)[台語]、葡萄(福)、壽桃(壽) 。大概有著 「招福招壽」的意思吧。

這是「雙龍護珠」,在拜庭後方..

照片右上方也是「雙龍護珠」,不過右上方的龍手足似魚鰭,圖片前面的則是四爪龍,與正殿上方的五爪金龍又有很大的差異。

只能說慈鳳宮上的裝飾,非常有特色。

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

慈鳳宮屋頂 - 剪黏

慈鳳宮的屋頂上,有著豐富多樣的裝飾 - 『剪黏』。為慈鳳宮屋頂帶來不少美感風采。




在寺廟常見的福祿壽三星(仙)(或財子壽),其有著幸福長久、長生不老、祿位高升、興旺發達的象徵。在慈鳳宮正殿上的三星,仔細看會發現與拜亭的福祿壽三星(仙),有著不一樣的臉孔(圖一)。在筆者的找尋下,找到有三間位於 台北 - 慈祐宮、北港 - 朝天宮以及屏東的慈鳳宮,各著圖一內的三星。而這三間廟都是供奉媽祖,至於與福祿壽三星(仙)是否有一樣的關係?或者是與媽祖有典故?筆者目前還是努力的了解中。


(圖一)


其中,在所有剪黏作品中其(圖二)最為特殊了。不知情的人可能還會認為是「憨番抬厝角」。其實那位可愛的小妞是位「仙女」,仔細左右對照觀察的話,會發現是因為有上層的屋簷關係,導致作品改變了些角度,對不知情的人很容易誤會成「憨番」唷。


(圖二)

此圖為前殿左方下的角脊

當我看到這張圖(圖三),不知道如何下手解釋。勉強點好了,就當作那個龍頭咬的花是牡丹,牡丹又有富貴的意思。就給他取「榮華富貴」(龍花富貴)好了。

(圖三)


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

屋頂初體驗

先來大略介紹一下廟宇上的「交趾陶」吧。

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,台灣民間簡稱其為「交趾」、「交趾尪仔」、「交趾仔」,一般廟宇中有許多交趾陶塑造人物,而「尪仔」在閩南語正是「人物」的意思。 交趾陶早期的應用多在台灣寺廟建築裝飾,現在漸漸成為一般民間收藏的藝品。

交趾陶內容大致為神話傳說、民間故事或者歷史文學,前者應用多在祈福,後者教化作用較多。傳統題材「人」為中心,搭配其他動物、植物等,主從分明,統一和諧。

交趾陶多設置在寺廟高處,大概位置在牆堵(腰見位置堵、身堵、水車堵、裙堵)、大脊、博脊、規帶、山牆鵝頭、鳥踏、墀頭、照壁等。 它的主要特色在於寶石釉彩、晶瑩剔透,因此已慢慢自廟宇走入一般民間客廳供人珍賞。

在初次拍攝中,本以為會很順利,但還是被現實問題所阻礙。畢竟我們是人不是鳥,行動範圍有限,不能在空中從各種角度盡情拍攝,而相機變焦所能及的程度畢竟有限,有不少的屋頂裝飾品不能完整盡收於相機中,是無可奈何的遺憾。

神像組

關於這次照門神我們發現了幾個問題,一為廟內部日燈光太強,加上門神有層保護 罩會反光,所以反光太大了,但我們也有盡量試著去解決,如調整拍攝角度,但很可 惜的有些門神無法全部進入畫面,以下是主要門神介紹 門神是中國住宅和佛教道教寺廟大門處的神像,亦見於朝鮮、越南,主要貼在大 門或後門,佛教道教寺廟也會在山門處設有門神塑像。門神是木版年畫的主要題 材之一。民間傳說最廣的是左右門分別貼的是秦瓊(秦叔寶)與敬德(尉遲恭) ,單門則貼的是魏徵或是鍾馗。 「秦叔寶、尉遲恭」  傳說唐太宗晚年常作惡夢,後來命令相貌威儀的秦叔寶、尉遲恭守在門外, 才能安心入睡。後人於是把他們的長相,繪製在門上避邪。兩人通常都作撚鬚狀 ,其中秦叔寶為白面鳳眼執間;尉遲恭為黑面環「秦叔寶、尉遲恭」傳說唐太宗晚年常作惡夢,後來命令相貌威儀的秦叔寶、尉遲恭守在門外, 才能安心入睡。後人於是把他們的長相,繪製在門上避邪。兩人通常都作撚鬚狀 ,其中秦叔寶為白面鳳眼執間;尉遲恭為黑面環睛持鞭。

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

資料提供 - 1

墀(ㄔˊ)頭上的裝飾

「憨番台厝角」也稱為「老番角抬廟角」或「憨三抬楹」,為一尊弓著身軀且以肩扛著屋簷角之男人塑像,其由來於民間有兩種傳說:第一種說法是「老番角」為某人的綽號,此人生性好批評、鬥嘴、且不問對錯,只爭論輸贏,某日至建廟工地,對匠師作品胡亂批評,已引致起建廟師傅反感,當夜吩咐徒弟以其容貌塑造一尊邪鬼交趾陶塑像於牆頭上,抬著沉重的屋角,讓他沒有面子。第二種說法是「憨三」或「憨番」為荷蘭人竊據台灣時所引進黑奴的塑像,因黑人天生有蠻力,故匠師將其塑像置於牆頭上,以支撐屋角。

屋頂的裝飾品

寺廟建築屋頂裝飾之分部及內容,以下列各種為主:
(一)正脊側多分為三段,中段以雙龍搶珠、雙鳳為主,兩側以花草、吉祥圖案為主;此外,亦有佈滿人物戰馬、八仙而不分段者。
(二)正脊上亦多分為三段,中段視廟宇性質置福祿壽三仙、麒麟、寶珠、寶塔、葫蘆等,兩側作龍、鰲魚、花草作等。(按:龍與寶珠、寶塔合稱「雙龍搶珠」、雙龍護塔」。)
(三)正脊與山尖接角上,作猛虎、鰲魚、龍首等。
(四)垂脊之尾端(稱之為「牌頭」或「排頭」)置如意、人物山林、等作品,或順勢作鳳凰、水龍、鯉魚吐水、花草等向上揚之剪黏作品。
(五)博脊側作人物戰馬交趾陶作品。

裝飾的類型與意義

功用 - 主要有(一)增加美感。(二)具備吉祥、風雅等象徵。

含意 -
(一)諧音:如鹿(祿)、鯉(利)、蓮(廉)、蝙蝠(福)、蝴蝶(福)、金魚(金玉)、貓蝶(耄ㄇㄠˋ耋ㄉㄧㄝˊ)、花瓶(平安)、花冠(官)、鯰魚(年年有餘)、旗球戟磬(祈求吉慶)、等。
(二)移情:如鴛鴦(恩愛)、烏龜及仙鶴(長壽)。牡丹(富貴)等。
(三)引申:如石榴(多子)、雞兔(日月)等。
(四)神話:如龍、鳳、麒麟、瑤池仙母等。
(五)傳說:如伏羲、堯、舜、禹、和合二聖等。
(六)掌故:如三國演義、水滸傳、竹林七賢等。

表達方式 -

(一)寓意:如八仙(祝壽)、天官(賜福)等。
(二)顯喻:如仙桃(長壽)、松鶴(長壽)等。
(三)隱喻:如羊(孝順)、暗八仙(祝壽)等。(「暗八仙」即以八仙所持之物隱喻八仙)
(四)比擬:如香蕉(爽朗)、浮萍(飄泊)等。

最常見的裝飾紋樣 -

「龍」據說是神靈之精、四靈之首,牠不僅能在水中潛藏、空中飛翔或地面行走,同時能短能長、能細能巨、能幽能明;換而言之,牠是無所不能的。而更重要的是據說黃帝是由龍變成的,國人是炎黃子孫,因此也是「龍種」。鑑於國人對龍的崇拜,歷代皇帝多自託為龍的轉世,元朝以後並規定只有黃帝才能使用五爪金龍文樣,臣子及民間寺廟只能有三爪或四爪,稱為「蟒」。(按寺廟之「龍柱」,其正確名稱應該是「蟒柱」)

資料來源 - 參考 台灣傳統建築手冊 形式與做法篇 林會承/著

還有屋頂的屋脊有分為正脊、垂脊、西施脊、牌頭、脊堵...等等。相關資料網路搜尋即有。


網址提供 -

吉祥圖案在傳統建築上的應用

古代文物鑑賞 - 剪粘

永福宮 - 屋脊

新竹廟宇 - 建築特色

以上網址,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
希望這些資料大家能夠參考用的到。
或者是同學有更好的資料能夠提出來或修正盡量PO文章。

先找過資料,再確認、行動,不懂的話可直接請教老師。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發生...

慈鳳宮屋頂組 , 大家加油一起完成吧!!!!!!

陳三火- 剪黏藝術 觀後心得

這次剪粘組 - 慶民、柏昌、意真、世倫,去嘉南藥理參觀陳三火剪黏藝塑展。

雖然沒有看到陳三火先生在場(心想應該只有開閉幕才看的到吧),所以也沒能問出些問題。

陳三火先生的作品,似乎很喜歡以關公為題材。至於材料上,到處可見都以酒瓶、甕、花瓶、玻璃... 等等呈現。在每件作品上,還能仔細的發現到有酒的名稱唷。

在所有作品中,不只有古早傳說、取音譯的吉祥圖、十二節日還能看到比較特殊的作品。




(蠻特殊的灌籃剪黏作品)











而且這邊展示的剪黏作品,不是常見的屋頂剪粘,比較偏向藝術的作品,其中福祿壽三仙做法就角度來說與在寺廟看的不一樣。









至於這次去看展的目的,是希望能夠蒐集些資料回來。雖然沒有夠蒐集資料,更認識剪黏不只是放在屋頂上的藝術,也可以用來擺飾的藝術品。

最後,既然是做媽祖廟的,就貼個媽祖的剪黏作品。還沒去參觀的同學,可以去參觀看看唷...



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

[活動]屋頂上的藝術家 - 陳三火剪黏藝術

主旨:嘉南藥理科技大學10月2日起展出「屋頂上的藝術家—陳三火剪黏藝術

展覽單位: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嘉南文化藝術館
展覽地址: 臺南縣仁德鄉二仁路一段60號
展覽名稱:屋頂上的藝術家-陳山火剪黏藝術展
展覽期間:97年10月2日至12月31日說明:

一、為推廣人文與藝術教育,本校嘉南文化藝術館 ( 位於 圖資館 九樓)於97年10月2日至12月31日舉辦「屋頂上的藝術家-陳山火剪黏藝術展」。

二、陳山火先生,外號「火師」,修建過一百多間廟宇,專研於寺廟的剪黏藝術,取材於各種廢棄酒瓶、陶罐、花瓶等,這些材料經過他的巧手,化腐朽為神奇,剪黏出各種神祇與人像。

三、展出內容:包 括四面見光立體式與單面見光傳統式剪黏創作約60件藝術品,並展示剪黏藝術歷史研究,包 括剪黏發展歷史與源流、傳統剪黏之製作材料與工具研究、剪黏與泥塑施作程序與技法、 廟宇剪黏題材特色與意義,展覽除藝術性並具教育性。

四、歡迎 貴校教師帶領學生蒞臨參觀,本館 將安排解說員導覽。

五、有意參加之教師,請洽嘉南文化藝術中心副主任陳如萍助理教授
電話: ( 06)2669760,傳真:( 06)2662703,或以E-mail  
(電子信箱: box9760@mail.chna.edu.tw)之方式報名。

相關網址:http://163.26.161.1/~yilinteacher/wwwhs/index1/index1.html

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剪粘

屋頂脊飾暗示古老神話傳說

台灣民宅與寺廟承繼中國古建築之傳統,脊上設置飾物。一般人的理解多只提到鎮煞壓邪或美學需求。這裡再提出一項觀點,即通天接神。屋頂具承天象徵,屋脊上的鴟(ㄔ)尾龍吻扮演著通天使者之角色。

宮廟 -
前殿中置「財子壽」三星,象徵吉星高照,兩端置鰲魚或龍鳳拱護。另有龍馬馱圖,孔廟的通天筒及三太子爺等等。


剪粘

台灣寺廟之屋脊裝飾以剪粘為主,題材包括寶塔、寶珠、雙龍、雙鳳、虎、豹、獅、象、水族、四時水果、花鳥、人物以及螭(ㄔ)龍紋。規帶則以鯉魚吐草浪花為常見題材。在規帶下端立有所謂「排頭」(或牌頭),其內容多出之以武場人物庭閣佈景


[參考書籍 - 台灣古建築鑑賞二十講]